知识点为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提供在线作文素材及各学科问题解答等学习知识。

龙潭峡,号称“中国嶂谷第一峡”。正值旅游最佳季节

时间:2023-02-18 11:48:10 来源:投稿 栏目:资讯

 龙潭峡,号称“中国嶂谷第一峡”。正值旅游最佳时节,旅客少得不幸,顿生疑惑,难道名不副实?

走进峡谷,穿过草盛林密的黄龙峪,不远处是五龙潭,碧水潋滟,荡舟行船,美景一下子把我疑虑的心情遣散。五龙瀑布从高过百米的赤壁丹崖的悬沟口处跌下,声震山谷,犹如龙吟虎啸。穿越谷口西侧岩壁上的五龙洞,踏蜿蜒栈道,进入雄关险峡群,高峡连绵、双壁对峙,峡内有峡,瀑下有潭,一脉秀水,潭联成串,蜿蜒迂回。青龙峡,宽不过5米,两侧石壁立陡,崖壁上布满四季海棠,倒映水中,绿色荡漾,太阳光折射崖壁上似有青龙游动,故以“青龙峡”名之;瀑下青龙潭清幽幽。黑龙峡,窄处仅1米,沟深谷狭,壁立欲倾,酷似夹缝,仰视高空,天光一线,深谷内光暗水黑,故以“黑龙峡”名之。潭上瀑飞,银花四溅,瀑布从断崖上跌下,哗哗作响;峡内,暗中有亮,静中有声,幽光明灭,奇幻无量,置身其中,恍如冥界,令人毛骨悚然。飞龙峡,蜿蜒迂回数百米,崖墙整齐,宽窄不一,势若飞龙,故得此名;飞龙潭、飞龙瀑、 一线瀑、阴阳潭、串珠潭等一系列景观罗列峡内,潭深五六米,瀑高十数米,潭前有关峡,潭后有飞瀑,关峡相望,潭泊联珠,飞瀑连叠,白练悬空。瓮谷洞龛,半球形石龛呈曲面对峙、口小肚大之状,仰视若置身瓮中,处处美景留客伫,步步险象惹人惊,让人恋恋不舍。神秘莫辨天书石,残留遗址看似文字,明晰可辨,则无法识别。多柱状立石,有的是岩体崩塌留下的残存物,有的是白云质灰层岩沿裂隙溶蚀而成的地表剩余物。活灵活现的象形石,栩栩如生,如将军石、镇山虎、降龙棒、双塔石等。白龙湾,一处自然盆景园,几块大石头上长着一丛绿树,枝叶茂盛,树干四枝,集簇向上,青翠欲滴;那棵高高的青檀树纵横交织的树根暴露抓伏在岩石上,如盘龙卧虬,傲然生长在光秃秃的巨石上,潇洒临风,卓尔不群,顽强求生的铮铮铁骨给人以深入启迪,令我肃然起敬。

有诗赞颂:

青青石上檀,

贫居寒苦岩;

虬虬顽固根,

傲立万古年。

水往高处流!峡谷绝景,游人纷繁驻足张望,不知其奥妙。我认真察看,水由低向高处愉快地流淌,真逼真切;其实这段河谷岩层的倾向与水流的方向分歧,而河流的坡度小于地层的倾角,把倾斜岩层作为参照物,就产生水往高处流的视觉误差;青海湖边的倒淌河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白云湾,只见巨型石峰,高达50米,巍然屹立、腾空遏云之势,侧看成刀,正看成碑,一景多变,步移景换,从不同角度仰视,或苍鹰、或飞鸟、或飞鱼、或大刀、或天碑;腾空一碑,直刺云天,高大宏伟、气势恢弘,无限美感令人叫绝, 誉为天碑。无字天碑记载着峡谷远古沧桑历史:距今12亿年前后的中元古界,此地是一片古海洋,由于地壳运动,显露地表的海底堆积层——紫红色石英砂岩,经过上隆降落、崩裂塌陷和长期的水冲浪旋、风剥雨蚀,构成红岩嶂谷群、瓮谷石龛、山嶂岩洞等地貌特征。

我似乎走进了古海洋自然博物馆,峡谷翠色欲滴,芳草嘉树,美不胜收:有野生海棠、鳞毛蕨、蒲扇卷柏、地丁、厚朴、天麻、百合等;林林总总,有栎树林、侧柏林、刺槐林、青檀、白蜡、三叶槭和黄栌等。幽谷海棠,桃形叶子,婴儿巴掌大小,叶面嫩绿,叶背泛白,叶脉淡紫,粉红色的花,直立或挂伏在肥嫩茎上,婀娜多姿,长在高峡内石壁上,不见水土却生长旺盛,看似懦弱,生命力却无比顽强。峡内散布着大量纹片石、天书石、象形石等。崩塌片石,大小不一,大者平面达数十平方米,小者仅有几十公分见方,平若砥,片石上百种不同类型的波痕,有层理结构、波痕结构、帐篷结构、球状结构等。波纹石形态多样,有呈羽状或“人”字形、呈棋盘格式状、呈人的指纹状、呈竹节状、呈日、月、星斗图案……这些地质奇迹都是在地球进化过程中,原生地质堆积物在水或风的作用下,发作物理变异而成。

峡谷奇在六大谜团:水往高处流、佛光罗汉崖、伟人指纹、石上天书、仙人脚印、蝴蝶泉。峡谷怪在八大奇迹:绝世天碑、石上春秋、天崩地裂、通灵巷谷、喜鹊迎宾、银链挂天、阴阳潭瓮谷、五代波纹石。

龙潭峡,峡谷绝品,不枉一游,满眼地质奇迹,世界上最美峡谷,名不虚传!令人恋恋不舍。

声明

1.《龙潭峡,号称“中国嶂谷第一峡”。正值旅游最佳季节》本文来源网友投稿,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2.如您对本文章内容或者版权归属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本文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