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为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提供在线作文素材及各学科问题解答等学习知识。

追求美好的婚姻生活、珍视青春生命的可贵

时间:2023-05-23 09:01:25 来源:投稿 栏目:手抄报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是宋代才女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词。就是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她写下了这一千古名篇。词中,从她运用艺术手法的细腻、简洁、沉稳,到内容的深蕴、诚挚、婉约,无不显示出这位才女的思想、情怀、素养和才学的高妙。这首词之所以在宋词的花苑中能脱颖而出,而且在出自谁人之手的问题上,能激起很大的分歧,就更加显示了这首词的身价不凡。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相传为浙江人(也有断为安徽人的),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朱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可谓是劫后珍存。

 

总的来看,宋元阶段评论者多从诗学视角进行探索,这就极大的减少少了对她的指责。宋魏仲恭的《<断肠诗集>序》成作时间最早,对淑真才情诗艺的称许也最高。而明代评论与题咏的整体态势体现为伦理观与诗学观的争锋,一方面由伦理观出发指责朱淑真失德的言论渐成气候,杨慎《词品》首肇其端,对朱淑真的批判极尽口诛笔伐之能事,疾声厉色地指责她有才无德,凭一首《生查子·元夕》词,就给朱淑真安上红杏出墙的罪名,冯梦龙、毛晋也为之推波助澜,影响到后代人。

 

另一方面田艺蘅、钟惺等从诗学角度入手,却对朱淑真的创作加以肯定,表彰其文学修养、褒扬其才情,为她杰出的诗才造势,于铺天盖地的伦理批评中别样体味,文坛学界为朱淑真辨诬的声音此起彼伏、形成破竹之势,由伦理观切入还淑真以清白,成为清代朱淑真评论中的主流。文人雅士们之所以对朱淑真进行评论和题咏,通过对她的传颂来丰富彼此的话题,在对她的评论与题咏中找寻、寄托并安慰他们自己。

 

历朝文人从渲泻自我的主观目的出发为朱淑真式的薄命佳人奔走呼号,客观上却因整个文人群体反复的、持续不断的评论与题咏,使朱淑真及其作品名垂青史,这恰恰是文人共时性心态影响下所成就的最大功勋。

 

不可否认,欧阳修也确实写过一些感时伤怀的词作。如《采桑子》的“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等,但这首词,无论从情怀上还是从节律、风格上,都与欧阳修有着许许多多的不符之处。其意境的优美只能与青春少女的身份相称;情致的浪漫,正是少女情怀的自然倾泻;其心境的飘逸,所传递的正是期待与意中人相逢的少女心底之情的倾诉。

 

词的上半阙,描绘出情侣幽会的时间、地点、环境,月亮爬上柳梢,而明月皎皎,垂柳依依,更兼繁华、灯火璀璨,构成了极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而两人又并非灯市偶遇,而是先有约定,对方与自己都是履约而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仅十字,勾勒出的幽会和相会的幸福、甜蜜、甜蜜的意境。没有宣示相见的缠绵与热烈,这就是意出言外的奥妙。也使这个句子成为了表达爱情的千古名句。

 

词的下半阕,笔锋一转,写今年元夜重临故地、物是人非的悲苦情景。“月与灯依旧”一句话即概括出今年今天的时空、景境、热闹与去年一般无二,依旧月光普照,灯市灿烂如昼。而人又是怎样呢?一句“不见去年人”——去年相会的人却不见踪影,道出无尽的哀伤。去年的花前月下,相依相伴,对诉衷肠,今年却孤身只影,无人陪伴。而为何“不见”,词人一字不提,不谈缘委,却把这想象、勾画描述的空间留给读者去猜析,就更增添了悲凉之意、青春萧瑟、情思缥缈、失落的心境。

 

面对这样的情景,少女伤感悲凉,可想而知。泪满春衫袖“——那相思之泪不仅打湿了春衫的衣袖,也打湿了少女娇弱的心灵,当然也打湿了读者的怜悯恻隐。词人只用五字就将这种淡漠冷清的伤感形象化、明朗化,足见其功底深蕴,学识的广博,才情的深蕴。既使从伦理观念的角度去辨识,这首词也不该是朱淑真的人格负面,也不可能就把她就归入”败坏名节“、”寻欲觅欢“的另类红颜。

 

在封建社会中,长达几千年的男权状态,把男性的性权利赋予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以寻花觅草,可以玉堂藏娇,而女人只能是任男人摆布、当男性的性发泄物,当男性生儿育女的工具,根本不允许女性有爱的权力。男女在爱的欲望和性的要求是相同的,但是在封建时代,女性就绝不容许有性的取向,这不仅是人伦所不容许的,也是女性生理所不可能遵从的。因此,在封建社会女性不仅会发出反抗的呐喊,也往往用死亡、背叛来抗争。

 

对朱淑真来说,后人如何评价她的诗词,不是特别重要的问题。她也许根本就未曾想要做一个诗人或词人的,她只是为了记录内心的感受,抒发自己的心怀,记录一场隐蔽然而却轰轰烈烈的爱情。她在灵魂深处曾经希望过:希望人们能读懂它、读懂一个人用诗词写就的情史、读懂字里行间的爱的渴望、期待,读懂她追求、欢乐、忧伤。

 

当时纵然已经时近黄昏,依然是”月上柳梢“,那个等待中的人儿呢?他失约了?还是死去了?还是他已经遵父母之命而成婚配了哪?还是怕承担义务而逃跑了?都不知道。怨他有用吗?虽然这本来就是一场无望的爱情,但她不是悔怨,而是失落与难过。当然,真爱无错!

 

对朱淑真来说,后人如何评价她的诗词,已经不太重要了。她本来就不是为了要做一个诗人或词人的,她只是为了记录内心的感受,记录一场隐蔽然而却轰轰烈烈的爱情。当然她在内心里希望:希望有人能读懂它们,读懂一个人用诗词写就的情史,读懂字里行间的爱与忧伤。

 

李清照、朱淑真都是宋代着名的女作家,且都以词着称于世。她们的词既有许多共同之特点,又各有千秋,堪称宋代词坛中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相映生辉的。

 

她们的生活时代和个人的家境相近,都受到过良好的家庭教育,都有着坎坷不幸的一生。她们多才多艺,又都以擅长诗词而闻名于世。所表现的主题和题材基本相同。她们的词作中都有对相思之情、离别之苦的细腻描述。她们的词作中都有对春的描写,表达了惜春、恋春、伤春之情。都追求美好的婚姻生活、珍视青春生命的可贵。

 

李清照的”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小重山》)写出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她还有许多关于惜春主题内容描写的词句,朱淑真也有”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蝶恋花?送春》)的名句。酒成了她们像男人一样抒发情感的媒介,一种用以消愁的表达方式。他们都有刚烈、清高、孤傲的气节。她们都在很大的方面继承了魏晋的文化遗产和思想精神。所谓”寒梅性节贯冬宵,情逐江天才气高,词坛双壁千秋女,谁又能把李朱超?“是极为恰当的。下边,选取朱淑真的几首词,以飱读者:

 

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菩萨蛮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

 

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眼儿媚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蝶恋花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不潇潇雨。

 

清平乐·送春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

 

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

 

城头画鼓轻敲。

 

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清平乐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谒金门·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忆秦娥? 正月初六日

 

夜月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淑真这个成长于钱塘湖光山色氤氲中的女子,集天地之灵秀,自幼聪慧好读。待字闺中之际,就对未来充满了青春的憧憬,期待那 ”水风凉处读文书“,”花下抚琴闲弄曲“,幻想能在风花雪月之中,于甜蜜的爱情生活中,度过自己”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这种怀春少女的浪漫青春。然而,冀望享受幸福生活,憧憬美好爱情的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对于这个多愁善感的女才子、女词人,是那样的不公,那样的悲惨,于是,她只能把满腹情怀,付诸丹青,寄予诗词。这也是她之所以能够遗留下千古才情名气的缘由吧?

 

但也正是她所始料不及的。

 

(康有山)

 

2015年2月5日(元宵)于哈尔滨群力

声明

1.《追求美好的婚姻生活、珍视青春生命的可贵》本文来源网友投稿,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2.如您对本文章内容或者版权归属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本文相关内容
  • 我会用自己的努力的汗水来浇灌每一块土地

    度过了愉快的暑假,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初中生活。小学的六年时光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而即将要面对的初中生活更是多姿多彩,有声有色的。 今天,我开始了自己的初中生...

    分类:手抄报 时间:2023-05-23
  • 较劲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不服输,不低头的信念

    “因为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天黑时我们仰望同一片天空,没有追求和付出哪来的成功……”处于青春年华的我们,都不相信自己会比别人差,每个人的心...

    分类:手抄报 时间:2023-05-23
  • 这就是幸福,才能让我们真正感受并倍尝幸福

    昨天在县城某文具总汇,偶遇我十多年未见的高中同桌玲,要不是她眼尖一见到我就惊喜地叫出了我的名字,我还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衣着朴素、被岁月打磨得身材已明显发福...

    分类:手抄报 时间:2023-05-23
  • 世界真是很奇妙,林子大了什么树都有

    世界真是很奇妙,林子大了什么树都有。有挺拔的松、高大的梧桐、紧密相连的灌木,还有带刺的荆棘。当然了,也有那些不为人知的小草。有见着阳光,也有常年生长在阴暗潮...

    分类:手抄报 时间:2023-05-23
  • 时间的齿轮悄悄的转动着,岁月的刻痕隐入深处

    刚在书中看到一句话:沧海的的日影,地平线把岁月碾进黑暗里。 时间的齿轮悄悄的转动着,岁月的刻痕隐入深处。稚嫩柔和的面颊在成长的刻刀下渐渐成熟坚毅,清澈温和般的...

    分类:手抄报 时间:2023-05-23
  • 夜晚才是城市繁华的开始,华灯闪烁

    我喜欢夜晚的城市,看不清被灯光润色的脸,看不清心情,看不清好人坏人。霓虹灯所到之处都是繁华的缝隙,大家都在灯光下摸索,寻找回家的路、寻找心中所想的人、寻找填饱...

    分类:手抄报 时间:2023-05-23
  • 我还不够强大,至少我一直在努力

    坚持每天写文章的习惯已经九个多月了了,越来越多的九零后找到我,会经常问我“每天写文章是为什么?感觉跟故事一样!”,或许这些文章都只是诉说心中的不满与...

    分类:手抄报 时间:2023-05-23
  • 在城里,时常勾起我无限思念和眷恋的是那乡村的炊烟

    在城里,时常勾起我无限思念和眷恋的是那乡村的炊烟。 乡村就散落在广袤的原野上,或向阳的山坡上,或弯弯的河道旁。错错落落的砖房、土房、远远望去,像一块块泥疙瘩趴...

    分类:手抄报 时间:2023-05-19
  • 佛前五百次的回眸,是你我邂逅一笑的前缘

    东营的天气转冷了,冷的如此彻底,不容许给我时间去慢慢接受,就痛快地剥蚀我单薄的身体。细雨淋淋沥沥,也下起来,细密的不留缝隙。仿佛要织成一张网,将我囚困起来,永远在...

    分类:手抄报 时间:2023-05-19
  • 水声掠过江面,一切又显得那么静谧和安详

    我曾游览过气势磅礴的长江,“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雄浑壮阔,烟波浩渺,让人豁然开朗。然而滔天巨澜,滚滚而来,令人心惊魄动。我在宁夏沙坡头也感受过&ld...

    分类:手抄报 时间:2023-05-19